欢迎来到故事网,这里有儿童故事、睡前故事、鬼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大全。

故事网

欢迎您,来到故事网!

首页 > 故事大全 > 正文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精选

故事网 2023-08-26 故事大全

  毛泽东,这位改变了中国面貌,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巨人,是民族的骄子,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1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伟人,绝不是什么天命,也不是什么机遇,而是他每天刻苦求学,发愤向上,六岁能撰联,八岁能吟诗,人人称奇。

  毛泽东长到两岁时,他的母亲怀上了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文七妹把他送到外婆家棠佳阁长住。毛泽东的儿童时代是在外婆家棠佳阁渡过的。他在这里的故事很多。

  毛泽东的舅舅文玉钦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文才不俗,附近农户家的婚丧喜庆、撰联写对,少不了他。他还在家里开了个启蒙馆,附近有10多个学生在这里启蒙。在这启蒙馆还发生过毛泽东抢板凳的故事。

  毛泽东3岁时,就喜欢认字,一字连认三遍,他就记住了。一天,舅舅开的启蒙馆开学了。他听到蒙馆里读书声,甩掉手里的小木锤直往教室里跑,他大舅母追都没有追上,他跑进教室,就去抢与一个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学生的板凳。这学生只得向先生告状:“先生的外甥坐了我的板凳。”他舅母追到这里,双手去抱外甥,见外甥毛泽东双手抱着凳子不肯,大舅父去抢,差点把舅父的眼镜打掉。

  文玉钦见毛泽东小小年纪就想要读书,只得另找一条板凳放了一个简易桌子,让其旁听。从此,毛泽东成了启蒙馆里的旁听生,并养成了好学、好问、勤写、勤练的习惯。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2

  毛泽东借书的故事

  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有何难!来,我带你们借书去。”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学借书,他舅父不大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得收回!”毛泽东把胸脯一拍:“我负责收齐归还。”“石三,舅舅的书借来借去,没有几本可借了。”毛泽东深思片刻,“舅舅我送幅对联:‘只要世上人学才,何惧室内书借空。’”舅舅被外甥才思敏捷出口又成一联,并乐意帮助的行动感动了。“你喊了同学来,选几本书去看看也好。”毛泽东自己也借了一本《三国演义》。

  读书吃鱼一个理

  毛泽东在他外婆家棠佳阁启蒙馆旁听《三字经》的第二个月,毛泽东的二舅舅解释“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时,毛泽东插言了:“万物之数起于一,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这个我们知道。舅舅你告诉我们读下文就行了。”毛泽东的二舅舅向毛泽东问:“其内含意指什么?”毛泽东摇了摇头。

  碰巧,这天中午,毛泽东的二舅母煮了一碗鲫鱼,一桌人吃饭,每个人可分得五六条。毛泽东是第一次吃鲫鱼,鲫鱼先用油煎得金黄,再加佐料,端上桌子,满屋都香了。鱼端上桌子,毛泽东与大表兄十哥就动筷子“会战”了。

  鱼很香甜。桌子下他已丢了不少鱼刺。当毛泽东和他十哥,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毛泽东的二舅母轻轻的笑着走了过来,用手指敲了两下毛泽东的大表兄十哥:“你真笨,这么久了,一条鱼还没吃完,头上也冒汗了,还是吃得不快,吐出来的骨头还夹着鱼肉,多可惜。”

  毛泽东听了二舅母的话,也看了自己地下的鱼刺,也夹着一些没有吃干净的鱼肉,觉得不好意思,也停下了筷子。这时,毛泽东二舅母又说:“运昌、南松、石三,你们吃鱼不要太性急了,夹了鱼要先找出它的脊骨,再顺脊背去掉两边鱼鳍的细刺,找到脊骨后轻轻的剥肉,就会利利洒洒地把鱼肉吃干净。”兄弟几个按照舅母找刺剥肉的方法吃鱼,再也不那么费劲了,也不那么浪费了。坐在一旁看着的二舅母、二舅舅笑了。

  “石三,鱼好吃吧?”毛泽东的二舅舅文玉钦问。

  毛泽东随口回答:“好吃!”

  “鲫鱼的刺多吗?鱼肉易剥吗?”毛泽东的二舅舅连连发问。

  毛泽东知道二舅舅讲话可能会扯到读书,没有做声。一边吃饭,一边听二舅舅讲话。

  “满身是刺的鲫鱼,你们吃得那么轻松,其实读书和吃鱼也是一个道理。读课文,先认字,后熟悉字意,才能知其缘由的意义,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读好书,否则就是一知半解。”

  毛泽东二舅父停了一会儿又说:“ 明朝的吴同,从小就跟着泥水匠学本事。但他很懒散,师傅告诉他的事,都是草草了事。他一心盼望着自己的手艺能像他师傅一样好,受人称颂,可是他又不从最根本的技术学起、练习。有一次,师傅决定考考他。要他在半个月之内盖好两间房子,吴同认为半个月盖两间房子太容易了。不到十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两间房子。可到第十天,天忽然刮大风下大雨,房子倒塌了。师傅还没有看过房子,房子就没有了。吴同心里既烦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建房子的手艺,一步一步地学好。”

  毛泽东仔细听了二舅舅讲的故事,很受启发。从那时候起,毛泽东读书养成读懂释通才收兵的习惯。有些解不通的,释不清的,他就会翻《康熙字典》。

  求知不求钱

  一天,毛泽东和表哥文运昌在书房里读书,毛泽东却在看《三国演义》,看了几页睡着了。表哥文运昌看《水浒传》,看了一阵,也懒得看了,从袋子里拿出一串铜钱去玩。表哥玩铜钱弄出响声,惊醒了进入梦乡的表弟毛泽东。两个人正玩得热火的时候,二舅舅文玉钦进来了,看见他们在玩铜钱,一边制止他们,一边说:“两兄弟书又不看,到这里玩钱。钱可买到书籍,可买不到头脑。”停了一会说:“来,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毛泽东听说舅舅要讲故事,把玩了的铜钱丢给表哥,端端正正坐下来听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僧人要徒走西行去取经,神仙被他虔诚所感动,就赐了一件万袋衣给他。并告诉他,万袋衣上有六个袋子,一个是“希望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它实现心中的81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是 “智慧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他化解遭遇的81个劫难。一个是“力量袋”,在你精疲力竭的时候,你一打开它,菩萨会重新赐予他跋山涉水攻破难关的力量。一个是“信心袋”,在他失去前进勇气的时候,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激励他继续前进的信心。一个是“千书袋”,你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教他读书识字。如此九九八十一天长途跋涉后,他就可谒见西方佛祖,登堂入殿,修成正果。

  最后,神仙再次严肃的告诫僧人,路上千万不能打开另一个“金钱袋”,否则,膨胀的欲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令他寸步难行,最终让他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僧人穿上“万袋衣”,踏上了西去取经的路。一路上,僧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虽然遭受了山高路险,风天雪地,豺狼虎豹,蛇缠狮吼等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但在 “万袋衣”的帮助下,都一一化险为夷。他每遇一个困难险阻,就针对性打开“万袋衣”的口袋,忘记了疲劳,增添了力量,闯过了难关。“万袋衣”上的大部分口袋都打开过一次。他牢记神仙忠告,从不去碰“万袋衣”上的“金钱袋”。这样,他坚持走到了八八六十四天,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多的路程。

  一天晚上,僧人席地坐卧时,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就把“万袋衣”上的“金钱袋”拉开一个小口子,想看看袋子里装有多少钱,不料“金钱袋”见光就迅速膨胀起来,拉开的小口子马上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闪光的金银珠宝,一下子涌进了袋子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他想把“金钱袋”的袋口锁起来,他吃奶的力全部都使出来了,可什么也锁不住。就这样,“金钱袋”在路上越来越大,越变越重,他背也背不动,脱也脱不掉,最后,把这个僧人给压死了。

  毛泽东的二舅舅文玉钦语重心长地说:“古人说,邪起于不禁,欲生于无度,这个取经的僧人与‘万袋衣’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欲望,没有欲望,世界就不会前进,问题的关键是,人生欲望该如何把握,使之不涸不渴、不盈不溢、不泛不滥、不垮不倒!你们还是小孩,要养成求知的欲望,求知时不去求知而去求钱,你们将和这个僧人一样,会半途而废”。

  毛泽东听了二舅舅这个故事后,求知求学的欲望更浓了,听完课后,还要看书、写字。每天晚上,舅母挂灯切猪菜,做针线活时,他也搬条凳子到油灯下看书写字,他小小年纪在五年时间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全部学完,会背出课文,还会默写课文,还看了《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深得外婆家舅父母、表兄称赞。

  读遍韶山私塾

  毛泽东从启蒙开始,在韶山期间总共转学了七次。根据老师所教的知识、方式选择学校,因而每个私塾读的时间各不相同。

  关公桥办了私塾,先生叫毛咏生,有二十多个学生,第三天,毛顺生把毛泽东带到这里就读。这里的先生正在教学生读《诗经》,毛泽东已经学过了的,上了几天课,觉得冒味,他还看《水浒全传》。毛咏生知道毛泽东已读过《诗经》,也就没有管。毛泽东认为只要有时间,看别的书就行了,这样过了几个月。先生也没有管。

  一天放学后,先生领毛泽东到一洼菜地,扯下一茎牛皮菜,让毛泽东带回家去,但先生交代,明天一早必须还他一茎与牛皮菜能“对得上号”的菜。毛泽东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只不过是以此来提醒他在不要在同学中吹牛皮。他叫住先生“你等一下,我就交上‘对得上号的菜’。”只见毛泽东从菜地跑了几步,蹲下扯了一根马齿苋,快步上前交给先生。

  一向古板严肃的毛先生,脸色由白变红,顿时连连发出由衷的赞叹道:“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妙啊”。毛咏生先生见难不住他,毛泽东在这里学了几个月,毛咏生找到了毛顺生,要求毛泽东转学,毛泽东到这里仅读了半年又转学到钟家湾私塾。

  钟家私塾的先生是周少稀,毛泽东去这里是读《四书五经》,尽管毛泽东已读过,他还是愿意再学一次。这个私塾象地狱一样,先生经常用竹篾皮打学生屁股,打人的手板,如学生默写课文,错一个字,看这个错字有几笔,就要打几下屁股或打几下手心。有一次,一个学生默写“经”字错了,“经”字有十三画,周先生硬是把这个学生脱下裤子打了十三下屁股,屁股都打红了,毛泽东虽然没有被先生打过屁股、手心,但认为这个私塾的先生太可怕了。

  这个私塾的周先生,年纪不大,思想却十分守旧,一天上午,这先生家里有事,给学生点完书以后办事去了,这样一来,学生就象脱缰的野马,各人玩各人的游戏去了,毛泽东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先把周先生点的经书写了一遍,然后悄悄地从书箱里拿出一本《薛刚反唐》,压在经书底下,装看经书,其实是在津津有味地看小说。

  毛泽东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周先生走进教室,毛泽东全被小说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老师走到他的背后,猛地把《薛刚反唐》夺走了,毛泽东一看,只见先生眼睛圆圆地瞪着自己,张口大骂:“你!你!你是反叛!”“我不敢教你这样的反叛学生,快收拾你的书籍回去。”毛泽东没有申辩,向周先生鞠了一躬,一边收书,套笔,一边说:“请先生把书还给学生,因为这书是我舅舅的。”周先生把书丢给他走出了教室,毛泽东也背着书包随后走出了钟家湾。

  毛泽东走出钟家湾后,他沿着韶河河堤走,路过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没有进屋一直走了六里多路,走到东茅塘伯父家里,并住在这里,伯祖父、伯祖母以为他是私塾放假,让其住下去,毛泽东最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一连住了好几天。

  毛顺生连续七天不见儿子石三回来,上屋场离钟家湾有三四里路,他抽空去私塾问老师,周先生说:“毛泽东因看禁书,早几天被我赶出学校,回家了。”毛顺生讲:“他没有回家!”这时,私塾先生急了,家里人更急了。

  邻居说:“石三伢子喜欢洗冷水澡,莫非是……。”他们组织人到路边几口塘里去捞。有的说:“石三伢子喜欢躲到山里看书,莫非在哪个山里看书去了?”组织人到山里找。还有的说:“早两天落了大雨,韶河涨水,莫非是大水冲走了……”组织人到河里寻。他们七找八找,就是没有找到东茅塘去。

  文七妹急得生病了。第八天,毛泽东回来了,回来后,他不敢进屋去,蹲到塘堤上看书,邻居劝他快回去,告诉他母亲病了。这里毛顺生出来了,毛泽东心想:“你一打我就跑。”毛顺生没有打他说:“你回来,我不打你。”毛泽东早就看见父亲不像要打人的样子,才跑了进去。文七妹见孩子回来了,病也好了,急忙给他煮饭、炒菜。毛泽东吃完饭,还喝了凉开水,说:“妈妈,您为儿子病了,请原谅儿子不孝。”文七妹说:“不碍事,只要你回来就好了。”这时毛顺生走了去也摸了摸石三的头说:“钟家湾那个学校,你不愿去读就不去了,你到东茅塘去读算了。”毛泽东望了望一贯严格待儿子的父亲。今天变得这样,一冒打他,二没骂他,反而支持他换学校,脸上露出了笑容。

  1906年,毛泽东转入井湾里私塾读书。先生是毛宇居,名泽启,他和毛宇居同一辈份,比毛泽东大6岁,是毛泽东排行兄长。师生关系开始很坏,其原因毛泽东从不叫他先生,而是叫他大哥,全无师道尊严。毛泽东不喜欢管学生管得太严和板脸孔教书的先生。毛宇居教书要求学生很严,上课要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不准做小动作,不准交头接耳,先生讲课,不准插言,温习功课不准走动等。毛泽东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不喜欢呆板坐在教室里温习功课。有一次,毛宇居先生交待学生在教室里温习课文,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不准讨论,更不准走出教室玩耍。毛宇居先生讲完后办别的事去了。

  先生前脚走毛泽东就跟在后面,跑到了山坡上,找了一个避静、空气新鲜的大树下看书。

  一个时辰过去了,毛泽东不仅背会了课文,还看了《精忠传》几个章回,并跑到山里摘回了大捧毛粟子,他先分给每个同学几粒,然后留了几粒给先生,说:“大哥你也吃几粒吧。”毛宇居气得气喘吁吁,想打,早有所闻,这个老弟不喜欢先生打他,只有用文的方式惩罚他,看他如何。

  下午上课时,毛宇居先生喊毛泽东出了教室说:“上午,你不听先生的话,擅自走出教室上山摘毛粟子,该不该罚。”毛泽东马上答应:“接受大哥处罚就是,我不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罚。”毛宇居指着天井说:“那好,你有本事不服先生管教,就以这天井为题,做一首诗来,做不出,我就先打你二十板屁股,再告诉你爹。”

  毛泽东立即点头同意,他绕着天井转了几圈,又从过道边跳到天井中间,看了看天井中的小井。只见清澈透底的井水,有两条小鱼在跃,再抬头望了望,天井四面高墙,自己站在中间,犹如井中小鱼。想了想就随口吟道: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澈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毛泽东又一次免受处罚。

  从此,毛宇居改变了对毛泽东呆板的传统教书方法,并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看。这期间,毛泽东学习了《春秋》、《左传》等史书。看完了《精忠传》、《水浒》、《三国志》、《西游记》等古典小说。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3

  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就在毛泽东从安源前往铜鼓县“约定十一日安源发动,十八日进攻长沙”途中,他不幸落入了敌军手中。这是毛泽东漫长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他差一点被处死!

  后来,毛泽东面对美国记者斯诺,饶有兴味地叙述他当时的“历险记”:

  当我正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同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时候,国民党的恐怖达到顶点,好几百嫌疑分子被枪杀。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

  但是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我遭到枪决,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不允许。

  于是我决定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二百码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

  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

  最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我的脚损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了下一乡。我身边有七块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斯诺:《西行漫记》

  毛泽东曾说:“有奋斗就有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牺牲对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基本准备。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年的革命道路何其艰险!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有掉落下来的可能。支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人勇往直前挺身而出的是他们坚定的人生信仰。

  有了信仰,便有了选择。有了选择,便有了群体的凝聚和力量的产生。

  盘古至今,王朝更替,某种程度上说,得力可靠可行的信仰决定着最终翻天覆地结果实现。

  因为,信仰有着旗帜的表现,有着极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因此我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4

  在1911年春日里的一天,17岁的毛泽东挤进了一艘湘江小货轮的三等舱里,踏上了通往长沙的路。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省城,年轻的他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湘江的水滚滚地向前流去,踏着波涛,毛泽东步入了现代中国汹涌的历史大潮中。

  到长沙后,毛泽东想去驻省湘乡中学就读。但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他几乎不敢抱什么希望。出乎意料的是,他被顺利地录取了,成为被许多人羡慕的省城这所名校的学生。

  此时正值辛亥革命的前夜,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激烈的斗争局势,使毛泽东对政治更加关切。通过阅读由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佑任主编的有着鲜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的报纸——《民立报》,毛泽东知道了黄花岗72烈士,知道了孙中山和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他为此而异常兴奋和激动,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了一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章,贴在湘乡驻省中学堂的墙壁上,第一次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在这篇文章里,他表达了对祖国兴亡的深切关心,痛斥了清王朝统治的黑暗和残暴,并且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翻腐朽透顶的清王朝,组织民国新政府,立即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来任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文章贴出去以后,立即在全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热血青年受到鼓舞,反清情绪急剧高涨。后来,毛泽东曾就自己的这一举动解释道: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但是,由赞同君主立宪,到主张推翻清王朝,废除封建帝制和建立共和制,多少可以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康、梁的地位开始下降了。17岁的毛泽东,已经由一个不反对帝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以实际行动站到了革命派的一边。

  这时,全国各地反清情绪不断高涨。1910年的5月,清政府又倒行逆施,颁布了“铁路国有”政策。一手向地方收回铁路主权;另一手又将铁路主权作为抵押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大借外债。这样做的结果,铁路的主权,不可避免地要被帝国主义攫去。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等省的人民,纷纷抗税、罢课、罢市、罢工,开展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湘乡驻省中学堂的学生,也非常气愤。他们以剪辫子的手段,来表示反抗清朝政府。

  在清朝,男子留辫子是归顺的象征,是清朝皇帝统治的象征。剪辫子还是蓄辫子,被人们看做是对皇帝的态度问题。为了表示与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彻底决裂,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剪掉辫子,且鄙夷地讥称长辫子为“猪尾巴”。几个月前,毛泽东还把剪了辫子的人称为“假洋鬼子”,而现在自己也一跃成为坚决主张取消辫子的人了。他和另外一个同学带头剪掉辫子,以示自己拥护革命和反对清朝的决心。可是十多位原先同意剪掉辫子的同学,见毛泽东剪掉辫子后的模样,却犹豫起来,迟迟不肯动手。毛泽东对这种不守信用的行为非常不满,他认为,这是思想动摇的一种表现。搞革命就要有决心,有勇气;剪掉辫子是有决心的一种表示,应该坚决、果断,不应该只说不做。于是,他和另一位剪掉辫子的同学一起,一面鼓励他们与清朝决裂,一面则以遵守诺言为由,采取“出其不意”的办法,强行剪掉了十几个同学的辫子。这也多少透露出他少年时代就具有的那种说到做到、果断利索的行动风格。

  就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毛泽东由一个留长辫子的人,一跃成为坚决的反清政府的人。这表明,在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面前,他很快地抛弃原来的观点,自觉地涌进革命的潮流中去。后来,他自己也感叹道:“政治思想是怎样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5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子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直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丈夫,毛泽东也深深地怀念着杨开慧。

  毛泽东和杨开慧,这对革命夫妻,走过了一段共同的岁月,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诗篇。

  杨宅初识

  距长沙市一百余里的板仓,坐落在市东北山峰峻拔的隐珠和飘峰两山之间的丘陵地带。这里三面环山,青松翠竹交相辉映,小河逶迤流过,风光十分秀丽。1901年初秋的一天,杨开慧就降生在这里。她的父亲杨昌济为她起名为开慧,号霞,字云锦。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32岁出国留学,先在日本高等师范学习,后去英国伦敦,在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又到德国考察教育。回国后,杨昌济出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后又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伦理、心理学教员。 杨开慧7岁开始读书,毕业于县立第一女子高小,后又在家自修。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认真学习英文,并广泛地阅读东西方的新潮启蒙书籍。

  1913年,20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四师合并于一师,毛泽东被编入一师本科第八班。

  一师是一所免费的中级师范,聚集着徐特立、黎锦熙、王季范、杨昌济等一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员。杨昌济受聘于一师,讲授“修身”、“教育学”两门课程。他以教育为天职,以育才为己任,经常与学生们谈论治学做人之道,引导学生们奋发向上。毛泽东出身贫寒,好学深思,成绩优秀,深得老师们的欣赏。杨昌济非常喜爱毛泽东,他在日记中写道:“生毛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泽东也十分钦佩杨昌济的道德人品和常识,以能在这样学问精深、诲人不倦的先生门下学习而感到自豪。

  有一天,杨昌济从学校回到家中,兴奋地对家人说:“我在一师看到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特别是毛泽东,他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听到父亲不同寻常的赞语,坐在一旁看书的杨开慧禁不住仰起脸反问道:“爸爸,你怎么知道毛泽东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呢?”杨昌济对女儿天真的提问,报以爽朗的一笑。

  杨开慧接着说:“那你怎么不叫他上我们家里来呢?让我们好见一见你这位‘国家的栋梁’。”杨昌济拍着女儿的头微笑着说:“别急嘛,以后你会见到的。”

  就这样,毛泽东的名字第一次在杨开慧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昌济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儿杨开慧的婚姻。

  假日里,毛泽东敲响了“板仓杨寓”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圆圆的脸,黑黑的眼睛,个头不高,体态轻盈的小姑娘。她,就是杨开慧。当时,她只有十三四岁。

  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高个青年,杨开慧轻轻地问了一声:“你找谁?”

  毛泽东微笑着问道:“杨先生在家吗?”

  听到毛泽东的声音,杨昌济走到门口,招呼毛泽东进屋,并且指着毛泽东对杨开慧说:“霞,这就是我的得意门生毛泽东。”

  这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初次见面。在杨家,杨昌济与毛泽东之间无拘无束地谈论天下大事,谈论治学之道,气氛十分热烈。

  此后,毛泽东和他的同学经常在假日去杨昌济家纵论国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他们交谈时,杨开慧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毛泽东精辟而有见地的宏论,吸引了杨开慧。在这些讨论的启发下,杨开慧也开始懂得了一些救国救民的道理。

  毛泽东对热心参与讨论的杨开慧非常关心,经常深入浅出地给她讲革命道理,启发她思考问题。毛泽东经常把自己的日记和文章送给杨开慧看。杨开慧总是仔细地读着毛泽东的日记和文章,从中学习他的一些思想方法。

  1917年11月中旬的一天,杨开慧捧着泡尔生着的《伦理学原理》,正在细细地看毛泽东写在书上的批语。突然有人来到院子里,杨开慧立即迎上去,只见毛泽东一阵风似的踏进门来。杨开慧急忙问:“润之哥,带来么子好消息?”毛泽东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俄国工农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农代表会掌握了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啦!”大家争先阅读毛泽东拿来的报纸,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晚上,杨开慧夜不能寐,思绪如潮。她所了解的毛泽东的事迹,一幕幕在她眼前浮现出来,使她崇拜,使她思念。她又回想起毛泽东帮她学诗、改诗的情景:

  那天,杨开慧羞怯地将一首小诗送到毛泽东手里,轻声地说:“润之哥,请你改一改。”毛泽东边看诗边念道:“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月夜幽思永,楼台入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毛泽东不禁拍手称好:“果然名不虚传,不愧为名师之后。”

  杨开慧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但一想到全家将要随父亲搬到北京去了,一种说不清的依恋之情又使她迷惘不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1918年夏天。杨昌济准备携家人前往北京大学任教。

  离别的日子到了。那天,毛泽东到码头为杨昌济一家送行。昔日笑口常开的杨开慧,如今坐在船上,目光忧郁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不断地挥手告别,他的思潮随着湘江的水波翻滚。此时的毛泽东与杨开慧,彼此已有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已经有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愁。


最新故事
热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