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故事网,这里有儿童故事、睡前故事、鬼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大全。

故事网

欢迎您,来到故事网!

首页 > 睡前故事 > 正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

故事网 2023-08-26 睡前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春节

  春节在农历中代表着新年到来,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祈福的大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希望来年顺利。

  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不停制造恐慌。 天神将它囚禁在大山内部,每十二个月才让它出来一次。

  十二个月过去了,年被放了出来并开始为非作歹。

  人们讨论对付年兽的方法,有的人说年怕见红色、火光和噪声。

  人们张贴写着吉利话的红对联,放炮竹,并敲锣打鼓。

  怪物害怕得发抖。

  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家都点亮了灯笼。

  怪物被吓坏了,从此躲入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年兽被打败了,但庆祝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

  传说在天庭里,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

  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他十分恼怒。

  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

  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

  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

  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

  人们点亮了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

  事实上,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日,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这就是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风俗规定龙抬头的日子是“春龙节”,传说是这样讲的。

  从前,黄河流域大旱三年。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

  在黄河岸边屹立着龙斧山,山脚下住着一对青年夫妇。男人叫强娃,女人叫龙华。 他们决定出发去找水,一位老人告诉他们,只有在金龙潭底部才能找到水源。 带着勇气,强娃和龙华到了金龙潭底部。

  他们挖了49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白石头的卵。那个卵快速旋转并突然变成了飞翔的白鸽。

  然后,它变成了一位老人并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们,快到龙斧山上,你们

  会在那里找到一把可以劈开山崖的斧头,水会从山中流出的。”

  说完,老人消失在了白烟之中。强娃和龙华辛苦的翻山越岭,到了一座小庙前。 在庙中,他们找到了一把斧子并将其带到深潭旁边。

  强娃劈开了山峰,一阵巨大声响过后,水流涌出,一条金龙飞到了空中,下了一场大雨。

  人们为了纪念这场“龙雨”,农历二月二日就成了春龙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清明节

  每年四月一日是清明节。这天人们在乡间散步,在坟前摆上祭品,佩戴鲜花或者嫩柳条。

  故事要追溯到纪元前,春秋战国时期,金国王子重耳,被公国流放在外漂泊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

  他依据各人的功绩奖赏并封爵在他流亡期间依然忠心的人。

  在其中,有一个叫介之推的人被重耳遗忘了。他背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里。 重耳的一个门客告诉他了这件事情。

  重耳带上侍从去寻找介之推,但绵山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他。

  另一个门客建议重耳:“放火烧山,介之推就出来了。“重耳于是下令烧山。 一场大火烧荒了这座山,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坚持到了死。

  重耳十分悲痛,他规定每年的这一天都不许生火。各家都要吃寒食。

  清明节不许开火的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但插柳和清扫祖先的墓依然延续到今天。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乡下的每家每户都会吃糯米包的粽子,佩戴香包和插艾蒿。

  为什么人们要吃粽子呢?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在楚国担当重任,在楚战时期以他的功绩为人称道。

  背信弃义的君王诽谤他有过失,他被免职了。

  不久之后他被流放,过着漂泊的生活。

  他因国家和人民的不幸而悲愤。

  农历五月十五日,他在汨罗江投江自杀以唤起人民的热忱。楚国的人民将米粒抛入江水给屈原献祭。

  担心谷粒会被鱼虾吃掉,人们将米包到芦苇叶中并用丝线捆起来。

  人们还佩戴香包,小孩子手上戴五彩绳。人们在门上插上艾叶,象征击退敌人的刀剑。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乞巧节(七夕节)

  在民间,人们把阴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叫做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对于乞巧节的由来,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从前,在一个小城里住着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胸怀大志,一心想考中状元,不分昼夜地读圣书,学经典;而貌如月亮般明朗、心地像花一样美的妻子,却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整天价地为人缝衣服,春麦米惨淡地经营着这个小家庭。她省吃俭用,用工钱买些好米,为丈夫做米饭,而自已却吃糠菜,喝稀粥,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攒足了丈夫进京赶考的路费。

  丈夫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是过意不去有一天,丈夫对自已的妻子说:“我说娘子,自从把你娶到我家来,三年里让你受够了苦啦,我实在是对不起你。从今以后,我也做一点活计,挣点钱,你只管料理家务小事好了。”

  “郎君,您这是什么话?人说世上再没有比做学问更难得了。您做为一个大丈夫,怎能随便改变主意,半途而废呢?万望郎君一心一意读书,至于家务事您尽管放心,小妾这样做是心甘情愿的。”

  丈夫被妻子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从那以后,他更是聚糕会神地读书,妻子也和往常一样为人缝补衣服,捣春米谷,暗暗祈祷她丈夫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转眼间,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的春天已成过去,迎来了万木苍翠绿叶婆娑的夏季。一天晚上,一弯新月朦朦胧胧地照着他们的庭院。妻子不声不响地坐在廊子上,用柔和的声音说道:“郎君,今夜小妾有一事相求。”

  在丈夫的眼里,妻子是一位只知闷头干活,从不唠叨,一心一意侍候自己的贤惠女人。这回她头一次听到妻子有事相求,急忙跨过门槛来到妻子身边坐下。

  “郎君,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丈夫整天价地关在屋里读书,他哪里有心思想这些事啊,他反问妻子:“你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妻子指着挂在西天的新月,微笑着说:“今天是地上的喜鹊和乌鸦全都飞上天空,架起一条乌鹊桥,让失散多年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噢,我这才猜着你向我求什么了!把你接到我家已经三年有余了,可是我只管读书,不理家务,从没陪伴你尽情地歇息过。今夜,咱两口子也和牛郎和织女一样,尽情地去享受恩爱之乐吧!”

  丈夫说得津津乐道,但妻子却低着蛾眉说:“只听郎君一席话,小妾心里象春天一样温暖,一切劳苦就云消雾散啦,不过,您还没猜着小妾的心思。”

  “嗳,你快说嘛,到底是什么事情?”

  妻子笑而不语,先是在自己的身边备好了针线活儿,又在丈夫身边放好了文房四宝,然后才对丈夫说:“郎君,小妾自从嫁到这里以后,每逢七月七夕,都向织女星真诚祈祷,希望她能赐教给小妾针线活的本事,每日借着朦胧的月光,练纫针,磨技艺,练就了针线手艺。今日小妾提议,在这七夕之时,小妾为郎君裁剪缝纫一套新衣郎君呢,做一篇文章,夫妻俩比试比试,不知意下如何?只望郎君能理会小妾的心意!”

  丈夫连做梦也没曾想,妻子会提出如此一着。她这样心诚意切,做为丈夫怎好拒绝呢?他欣然同意:“娘子,请便!”

  丈夫应了妻子以后,提着毛笔,正在运思呢,只见他的妻子从衣襟里拔出针儿,在昏黄的月光下,只一下就引线穿过针鼻儿。缝起衣服来,她的手艺确实是出众超俗,那个快当麻利劲儿简直比闪电还快,不一会儿工夫,就把丈夫的上下一套衣服做成了。还很规矩地叠好,放在了丈夫面前,然后才抬头,看看新月移动到哪里了。

  到了这时候,丈夫还在提着毛笔木然地瞧着妻子,丈夫原想,要用书圣王羲之挺拔潇洒的笔法,写就一篇象诗仙李白那样珠圆玉润的好文章,送给自己忠贞不贰的妻子,好让她尽情地高兴和欢乐。不过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他一边眼思苦想,一边看着妻子做针线活儿,看着看着,被妻子灵巧的手艺迷住了,竟没能写出一个字来。

  丈夫千思万想,终于跪在了妻子面前,求道:“娘子,真是对不住,我堂堂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文才竟不如一个女子的针线活儿本事,实在是没脸见你啦。我将终生不忘夫人向织女乞求精巧的手艺,来侍候丈夫的赤诚之心。我准备进山求学深造三年,待功成名就之后再来见你,望你多保重!”

  “这真是小妾梦寐以求的,万望郎君拿准主意,明日就启程出门,专心致志,攻读圣书,至于家里的事,请勿挂念!”

  丈夫再不能耽搁了,第二天就收拾好行李,进山求学去了。俗语说:只要有志,天上的北斗为你指路,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那位丈夫自从进山之后,在严师的教导下,整整三年,像不停的流水一样勤奋读书,终于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小两口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有一日,郡城官府的使道大人突然把丈夫请到官府里,喜眉笑眼地说:“你在金榜上留了名,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喜事,这是全郡百姓们都值得庆贺的喜事。你能金榜题名,我想你定有什么奥妙的秘诀,本官想将你的秘诀传授于后人,使我们郡里有更多的举人高中金榜。你以为如何?”

  “禀告大人,我这全都是托夫人的福啊!”“托夫人的福,此话该怎么讲?”

  “回大人,小生夫人每逸七月七夕向织女星乞求技巧,练就一身本领,靠裁剪缝纫,一点一滴积攒钱财,供我学成名就。”

  “嗳,这新鲜啊,你说说是怎么个乞巧法?”

  “是这样的,大人,听说七夕那晚,向织女星祈祷,乞求织女赐教针线活的本事,然后在不明不亮的月光下练纫针,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在昏黄的夜晚,一下就能引线穿过针鼻,功夫到家,算到她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就准能如愿以偿了。”

  “这么说,你夫人在七夕的月光下能引线穿过针鼻儿啦?”

  “是的,大人,说实在的,小生别离妻子寻师求学三年,这也是有其缘故的。”他把自己同妻子在七夕之时比试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使道大人听。

  使道听了,一拍大腿,大加称赞:“实为赤诚之心也!此乃举国上下所有女人都应效法而须世代相传的美事一件!”

  这件事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郡城内外。到了第二年七月七夕,使道把城内所有女人,不管是尊贵的还是低贱的,都请到一处,让她们向织女星祈祷,乞求技巧,然后进行了纫针比赛。女人们盛装聚会,谈笑风生,相互比赛,兴高采烈,那热闹情景自不必细说了。

  后记:后来,纫针娱乐活动,逐渐推及到全国,每年七月七夕就成了妇女们的节日。因为它是乞求织女赐教技巧的,所以叫它“乞巧节”。


最新故事
热门故事